第三十二章 法宝丹炉(二)
作者:
任怨 更新:2022-11-01 10:15
第三十二章 法宝丹炉(二)
沈达四人大喜,他们在这里等着,为的就是想要问问,除了火修之外,其他的用和杨晨类似的方法可以不可以,虽然心中都有了点数,但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还是十分开心。几人马上就确定了自己今后的修行方向。
杨晨简单的休息一会之后,却马上将何莲叫到了炼丹房当中。现在杨晨修为还低,一个人既要御火又要加药炼丹实在不可能,只能让何莲帮忙。不过这也给了何莲观摩的机会,何莲求之不得。
新收取了蕴灵炉,杨晨少不得要用这丹炉先炼制上一炉寻气丹,来试试丹炉。既然已经决定了要以后终生使用这一尊蕴灵炉,杨晨当然要好好的开始保养。而保养丹炉最好的办法,除了用更好的材料炼化以及寻找火种吸收之外,就是给蕴灵炉增加更多的药气。
如何增加药气?多多的炼丹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丹药,总归是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药材,炼制的越多,各种各样的药材留下的药气也会越多,丹炉也能够越来越平衡各种各样属性的药气,进而达到温养丹炉的目的。
“法宝?”当何莲看到杨晨拿出丹炉,然后原本巴掌大小的丹炉突地变成了一尊半人多高的丹炉的时候,马上就认出了这是法宝,羡慕的眼神丝毫不隐瞒。
“好好修行吧,以后你也有机会拥有的。”杨晨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示意何莲开始准备药材。
这么大的丹炉,自然可以一炉炼制更多的丹药。杨晨让何莲选择了十倍的药量,然后握着丹炉的双耳,开始操控火焰。没办法,修为太低,还不能够直接隔空用神识来控制火焰和丹炉同时运转,只能双手握住。
火焰一出现,杨晨就感觉到了蕴灵炉的强悍。哪怕现在蕴灵炉也只是一件下品法宝,但是毕竟还是法宝,比起杨晨原本的那个最烂的炼丹炉,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不管是在火焰的操控上,还是在火焰的量上,使用蕴灵炉都比原来的那个炼丹炉要好了数倍,甚至杨晨有一种感觉,这丹炉和自己有一种血肉相通的联系,自己想要做什么它都能知道一般。
药材一样一样的被加了进去,转眼之间就化为了药液,随后药液开始沿着火焰的螺旋结构开始凝结,一切都和原本的炼制没有半点的不同,只是药量增加了十倍,而杨晨看起来并没有吃力的感觉。
一个时辰之后,整整一千枚寻气丹就被杨晨用收丹的手法收了上来。整个过程,顺畅无比。
杨晨也不耽误时间,之前他没有太好的方法获得门派贡献,现在朱辰涛已经留下话来,兑换晶石或者贡献随意,杨晨直接拿着新炼制的丹药,直奔九壤山庄的药堂,然后让药堂弟子全部给兑换成了门派贡献。
朱辰涛十分的大方,也可能和宫主的关注有关,原本一两下品灵石才能换取一个贡献点,现在朱辰涛直接让杨晨可以用一枚寻气丹就能换取一个贡献点。要知道,寻气丹可是寻常药材所炼制,成本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一千贡献点,杨晨一点都没有浪费,全部都交给了藏经阁,换取了在藏经阁当中的时间。接下来的日子,除了每天定时的行功一周天之外,杨晨就一直泡在藏经阁当中。
前世杨晨对火系功法的修行已这一界已经无人可及,但是,其他的属性杨晨却没有深入的了解过,只是在战斗的时候大概的了解一些,却和修行完全无关。杨晨也不可能做到一法通万法通,只能从门派的典籍当中先寻找帮助。
九壤山庄的藏经阁,虽然只是给炼气期弟子准备的,但是却拥有着大量的典籍。光是各种各样的适合这个时期的功法,零零总总就不下数百种。再加上无数前人修行的经验,教训,光是修行方面的典籍,就已经接近上万片玉简。
如果还要算上炼丹炼器符法阵法见识等等各种各样的分类的话,仅仅是纯阳宫的九壤山庄藏经阁,就有不下十万片玉简。
一般炼气期的弟子,进入藏经阁之后,都是按照分门别类的标注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通常是找到一门合适的功法,然后找到这门功法相对应的一些修行经验教训等就会作罢,如杨晨这般,将每一片玉简都要仔细研读一遍的,简直绝无仅有。
不知道多少人看着杨晨这样的愚蠢,都是摇头不语。好多人都是幸灾乐祸,却并没有太多人提醒杨晨,似乎都等着看他出丑。
楚亨当然知道了杨晨在藏经阁当中的作为,几乎瞬间他就确定了杨晨的目的。杨晨肯定是不想在修行的事情上请教他这个传功弟子,所以才会想着到藏经阁当中寻找答案。楚亨心中冷笑着,没有人言传身教的手把手的提点,真以为这修行就如此简单吗?
不过,杨晨的行为也让楚亨彻底的放下了戒备。一个炼气一层的弟子,每天在藏经阁呆着而不是好好的修行,能有多大的出息?根本就不用压制他,他看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典籍,自然会把自己废掉。炼气一层就想要一专多能,杨晨他以为自己是谁?金丹宗师吗?
杨晨却不管所有人的看法,每天都是如饥似渴的看着这些前人的典籍。以他大罗金仙的经验,自然能够分辨其中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很快就对其他的五行属性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整天泡在藏经阁当中,门派贡献不够,杨晨就去炼一炉寻气丹,足够他在藏经阁当中呆上几天,这样的生活,足足持续了有半年,而藏经阁当中的玉简,杨晨也了大半。
正当杨晨把一片玉简放到了原本的架子上,伸手向下一片玉简拿去的时候,身后突然传出了一声幽幽的慨叹:“杨师弟,你这样看,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