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银子的来路
作者:云水之谣      更新:2022-11-30 01:06
  这笔银子是杨婉琳的家人感谢她通过周小姐给她的。
  那天,叶苏木跟村里一行人去县衙报官,把抓到的劫匪也送去了县衙。
  等衙差把他们一行人引进门去,就在威严,庄重、肃穆的县衙大堂开始审案子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开口问了还没几句,那个曾来过榆树村接走杨婉琳的师爷就惊呼一声,指着两个劫匪在周知县耳边说了什么,然后这案子就押后再审了。
  珍儿他们虽然惋惜不能这么快定那两个劫匪的罪,不过心里也知道这样重大的案子肯定会压好几堂才能审清楚的。只好压下心底的失望,准备回村子,等下一回开堂再来听审。
  珍儿刚走出县衙不远,就听到盼儿在后面叫她的声音。知道周小姐有事找珍儿,村里人都很有眼色的跟珍儿说在大车店等她。
  等进了花厅,她见到的却不是周小姐,而是一个中年男子。穿着跟谈吐都不熟,她一开始还以为那人是杨家的人,心里还在感慨侍郎府的下人都有这样好的品貌,京城真的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见到珍儿,赵顺义呆了一呆,他知道当时杨婉琳是被一个乡下的小姑娘救了的,但是没想到这个小姑娘这么小。甚至都还不能说是个姑娘,充其量也就是个黄毛丫头。他本以为这样小的姑娘不懂事理,还在埋怨周知县不会做事,这样重大的事当然是跟她家里人才妥当啊,一个小丫头听不懂话,要是到时候搞砸了怎么办?
  不过说了两句话以后,赵顺义对珍儿的轻视就少了很多。人虽小,可也不是完全不懂事,甚至说话还很有条理。他没有表明身份。这个小姑娘也不问,该怎么说还是怎么说。礼仪规矩也好,说实在的他觉得比杨家那个刁蛮的大小姐好太多了。
  赵顺义隐晦的提醒珍儿,这件案子到时候能不提杨婉琳就尽量不提,还有,对于她救杨婉琳的事,杨家愿意给她两个选择,一是去京城依靠杨家,二是给她一百两银子。
  珍儿连想都没想,直接拿了那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在赵顺义探究的眼神下。只提了一个要求,“我不提杨大小姐,那这件事以后说起来也不能提我的名字。我跟杨大小姐从没见过。”
  虽然不知道珍儿为什么提这样的要求,而且会放弃大好的依靠世家大族的机会,但赵顺义还是点头同意了珍儿的要求。
  珍儿出了县衙,拒绝了赵顺义提出的要送珍儿回村子的话,深吸口气。慢慢的往大车店走去。
  怀里揣了一百两的银票,轻飘飘的一张纸,可是珍儿却觉得太沉重,心里也隐隐有些高兴跟雀跃。擦了擦汗湿的手,珍儿心情愉悦的走在大街上。她才不傻呢,救命之恩算个啥。那样的世家大族的居高位者心里或许还觉得他们这样的贫贱蝼蚁就应该去为他们挨刀,为他们肝脑涂地呢,他们懂什么感恩?去了京城她跟虎子人生地不熟。还没个大人,还不是杨家想怎么拿捏他们就怎么拿捏他们呀。再说,这件事杨家肯定是想方设法要压下来的,她这傻哄哄的往前冲干啥?拿了一百两银子,她跟虎子省吃俭用一辈子都够了。
  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珍儿走在街上。等到了包子铺见老板愁云惨淡,连包子都没心情卖。才问了问。这一问就有了买下包子铺的念头。这不才回来跟毛氏他们商量嘛。
  “怪不得呢,这几堂审下来,杨大小姐不说出现了,就连名字都隐晦的只出现过一次。我们一开始还以为这样大的事,这样尊贵的人,知县大人怎么说也要好好审审呀。”叶苏木恍然道。对于世家大族里的这些弯弯绕绕,他们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他们衣着光鲜,平时乐于享受。
  说清楚了来历,事情还是要说到买铺子上。毛氏见大伙对这件事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开口道:“要不咱们这样,举手表决,一人只能持一个态度,看看到底是赞成珍儿开铺子的多,还是不赞成她开铺子的多,嗯,虎子除外,他太小还没有分辨能力,肯定是珍儿怎么说他怎么做了。你们看怎么样?”
  这样说了半天,大伙也都有些乏了,可是问题还没解决,毛氏的这个提议正和大伙的意。
  开始表决以后,毛氏、叶石韦、叶苏木都是不赞成开铺子的;珍儿、叶白薇、叶老爷子都是赞成开铺子的。
  叶老爷子还开口说了关于这件事的第一句话:“小孩子嘛,多磨练磨练就长大了。”珍儿高兴的过去甜甜叫道:“爷爷好。”马屁拍的那叫一个光明正大。
  现在有六个人都投票了,剩下就看叶白芷跟杜云怎么看了。
  叶白芷在毛氏跟珍儿两个高强压的眼神下,在赞成跟不赞成之间犹豫,在举手跟不举手之间徘徊。就在她猛的一闭眼,一脸的视死如归的抬了抬手,珍儿以为她要不赞成心死的时候,她大吼了一声:“我弃权!”
  屋子里的人都被震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放过她了,毕竟还有很关键的一票存在着。
  杜云不安的咽了咽口水,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叶苏木,可惜叶苏木也救不了她。这边是敬爱的婆婆,那边是可爱的小妹妹,杜云也很矛盾。怎么肚子不疼,让她找个理由溜了呢?
  毛氏早就知道杜云想借肚子遁了,说道:“现在闹肚子疼也没用了,再疼也先给我表个态。”
  杜云滞了滞,刚要开口,珍儿就抢先道:“大嫂,你可得顾好身子啊,这里面可是我大伯娘的大胖孙子,我们可爱的小侄子呢。”
  这话不仅说到了杜云心里,也让毛氏开了怀,好些人看到杜云尖尖的肚子都说她怀的是个小子呢。这可是他们老叶家的第一个金孙,她当然高兴了。
  杜云见毛氏脸上漾着笑,知道她心情不错,低声说道:“我赞成爷爷的话。”紧接着高声哎呦了一声,喊道:“叶苏木,还不赶快来扶着我,你儿子又来踹我了。”
  叶苏木慌里慌张,抖着手扶了杜云回房。走到门口,杜云还冲珍儿眨了眨眼睛,珍儿了然,回以感激的一笑。
  杜云刚的声音虽小,可是她旁边的几人还是听清楚了,当然也包括毛氏。
  毛氏从来不是一个爱拿捏媳妇的人,平常也还会给杜云讲一些事,让她能懂得多一些,以后处理事情的时候顺手一些。现在杜云虽然没有赞同她,但是他们年轻人有想法也是好的。
  “既然这买铺子的事说定了,那珍儿就去着手准备吧。你大伯跟你苏木大哥这几天都在家,有什么事你就来找他们。咱们虽然不懂做生意的事,不过那些体力活还是做得的。”毛氏叮嘱道。
  毛氏就是这么值得让人尊敬。即使有时候事情是她不赞同的,可是只要是确定了的,她就会全力以赴的去做好,并且给予小辈全部的关爱。她做事也公平,不会刚愎自用,说话做事都可圈可点。
  珍儿感激的点点头,诚恳的道:“谢谢大伯娘,我知道了。”
  定下了要买包子的事,珍儿心里就开始规划起来。之前就已经跟包子铺的老板打过招呼,所以珍儿去的时候,铺子还没有卖出去,等找了那个袁中人,等签了文书,包子铺就正式成为珍儿的了。
  因为棘阳县的码头太小,客船也很少有停留的。租牛车太贵,包子铺老板跟老板娘打算坐船回老家,铺子卖了以后,他们又没有地方去住,珍儿想着她也还没想好铺子交给谁看管,就让老板跟老板娘还住在店里。
  包子铺比较小,平时的生意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用老板的话说就是比种田好那么一点儿。而且在店里吃包子喝汤的也都是住附近的人,那老板承了珍儿的情,就想着把那些个老客人都给珍儿留下,就又开了两天的铺子卖包子,让珍儿在店里帮着招呼,让客人认个脸熟。
  珍儿虽说小,可是毛氏也不乐意她一个小姑娘抛头露面,最后被缠的没法了,才退了一步,让珍儿穿了从大壮家找来的一件破男子穿的衣裳,才勉强让她去店里帮忙的。
  珍儿人虽小,可是会说话,叫人也甜。一个早上过去了,附近的人都知道包子铺来了个会说话的小童。
  开了两三个早上,第四天有船过来了,包子铺老板要走了,珍儿的包子铺交给毛氏照看了一早上,她跟叶苏木还有二妞送了老板夫妻俩。
  才在一起呆了几天,老板娘就很喜欢珍儿了,在码头上叮嘱这叮嘱那的说个不停,怎么催促都舍不得走。后来还是船家催促,她才跟珍儿、二妞她们惜别。
  船开的时候,珍儿塞了个荷包给了包子铺的老板娘。因为离别,她也没顾得上看荷包里到底是什么,只觉得沉甸甸的。等船走远了,掏出来一看,有铜钱也有散银子。数了数,包子铺老板道:“这是这三天卖包子的钱。这是个善心的好姑娘。”